擦亮“生態底色”?共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圖景
世界自然遺產是我市的閃亮品牌,深度展現了黃海濕地的獨特風光。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地重要組成部分,江蘇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承擔著保護麋鹿、丹頂鶴及其濕地生態系統,恢復野生麋鹿種群的重要任務。近日發布的江蘇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第二輪綜合科學考察結果也顯示,這里的生物多樣性穩中有升,“眾生”相安無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今天上午,記者在江蘇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看到,幾頭新生的小麋鹿在母鹿的帶領下悠然融入鹿群。據了解,每年3到5月份是麋鹿產崽的季節,由于動物的本能反應,新出生的小鹿在母鹿的保護下,幾乎不見蹤影,大多出現在大眾面前的新生小鹿已經可以獨立行走了。
江蘇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辦公室主任 劉彬:“現在陸陸續續的,根據我們的監測,包括一區、二區和三區都有麋鹿已經產生了,但現在還沒有達到一個高峰期,陸陸續續的我們監測到現在已經有100到200頭的小麋鹿產生了?!?/p>
大豐麋鹿保護區是世界自然遺產地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承擔著恢復野生麋鹿種群的重要任務,也肩負保護麋鹿、丹頂鶴及其濕地生態系統,科學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網絡的使命任務。受保護區委托,2021年12月,在江蘇省林業局指導下,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正式啟動第二輪保護區科學考察工作。本輪科考調查發現維管植物322種,哺乳動物24種,鳥類283種,爬行動物15種、兩棲動物7種,昆蟲 233種,水生生物213種。多年的保護措施讓這里的生態系統日趨完整,麋鹿保護區的生物圈在逐年擴大,生物量在不斷上升,鳥類的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多。相較上一輪科考,本輪科考發現新增植物133種、鳥類79種。
江蘇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辦公室主任 劉彬:“麋鹿保護區將繼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思想,從麋鹿保護、候鳥監測、科學研究、棲息地管理等各方面,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為麋鹿保護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p>
責任編輯:李戎文
版權和免責聲明:
凡注明“來源:“鹽城廣電全媒體新聞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慧鹽城客戶端,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授權使用作品的,應該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鹽城廣電全媒體新聞中心”。違反上述聲明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除原創作品外,本平臺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于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注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并與我們聯系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聯系方式:0515-88436022